基隆港都著名的古蹟景點, 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砲台多, 今天就接續獅球嶺砲台後繼續逛玩大武崙砲台。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砲台為台閩地區國家二級古蹟,位處於大武崙山巔,地形居高臨下,地勢非常險要,海拔高度為231公尺 ,向西可俯瞰情人湖,向北俯望大武崙澳,向東眺望基隆港。



 


 


▼大武崙砲台營區以當時而言算是規格宏大, 屬步砲兵聯防營區, 營房壁體為磚牆, 頂為烏水泥拱, 上覆有土丘, 結構隱密, 為營房區最主要的建築物, 內部分成三間營舍, 做為指揮所及寢室使用。




 


 


大武崙砲台是扼守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,為基隆要塞重要砲台之一。在清英鴉片戰爭, 及清法戰爭時,清政府均曾派兵力駐守。清法戰爭的時候,清政府只有在臺灣戰場上戰勝法軍,砲台也適時發揮了極佳的戰力效果。





 


▼這些營房位於整個營房區的中央位置, 大門在西側面, 為一石磚造、桁(屋上的橫木)架頂建築, 做為倉儲及兵員駐紮之用。




 


 


▼午間拍攝時有最佳斜射陽光,濃蔭山壁深處、斷垣殘壁的營房,營造出基隆關塞的大武崙砲台樹影婆娑、光線櫺灑而下獨特的光影氛息!




 


 


▼大武崙在坊間一直有寶藏傳說,在當地流傳了很久,有人說當年日軍撤守後,在當地埋下了不少寶藏。最近有挖寶團體透過申請,僱請怪手在當地開挖,但始終無發現任何寶藏, 最後一無所穫鎩羽而歸。 開挖動作確已造成古蹟週遭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。




 


 


▼解決民生問題, 左側有個小水槽做為洗手檯使用, 右側之凹槽為化糞池。


 


 


▼在火砲陣地上寬闊的視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矗立海面上的基隆嶼, 及附近澳底漁港與一望無際海洋上進出基隆港口的郵輪船隻。




 


 


 


▼向東遠眺可看到三支高大的煙囪, 及輸配電塔, 那就是台電協和火力發電廠。


 


 


▼遠眺瞭望台及情人湖。





 


 


▼避彈坑深度約為一、 八公尺, 呈長條狀, 兩端有石階梯道通壕底, 人立壕中可得直接避開敵軍之砲彈襲擊, 人身穫得掩護保障。


 


 


▼蓄水池設計共計四口, 前三口在左為一組, 做為收集山泉水及沉澱用, 清澈後的水流到右側一口供做飲水之用。此系統已具現代化, 另人讚賞, 值得一看!




 


 


▼礮盤區共有三座彈藥庫, 每座彈藥庫入口內設有一道牆, 做為屏障, 以避免炸彈碎片直接射入。



 





 


▼礮盤區設有二座礮座, 方型凹槽為礮基座, 扇型凹槽為輪軌護座, 三面子牆每面各有三個貯彈孔。



 


 


▼當時火砲初設時為九釐米加農砲, 三一式速射野砲, 分屬海域監控, 以及萬里、金山等內陸通道防禦所用, 為基隆要塞地帶西側兼具海陸防禦的保壘基地, 因此沿保壘四周, 配置眾多的防禦壕, 避彈坑, 及用來連絡區內的各項軍事設施。砲台建築經緻, 石材取材考究, 堆砌工法技術優良。



 


 


▼大武崙砲台,其四周設置簡易城牆,整座砲台包含通道、營房與火砲陣地等三大部份。其中,砲座主要建築以二尊火砲為一組,共二組分置左右共四門火砲,並以通道、地下室相連及貯存砲彈用,而砲座主要射角乃為涵蓋基隆港口之北、西及東北等三方向,也構建附屬砲彈觀測站等近代軍事設施。




 


 


▼觀測台, 呈圓形狀, 直徑約一、 五公尺, 由堅硬岩石堆築而成, 做為彈著點觀測及敵情瞭望之用。近代砲兵前進觀測官使用光學望遠鏡觀測, 清代軍士也許直接使用雙眼目視!


●百年來多難的臺灣, 歷經外權統治, 戰事已, 硝煙散去, 百姓心中也許選擇忘記戰爭記憶與仇恨, 鑄劍為犁。看完砲台總還是不禁另人想起千百年來,多少馳騁沙場的軍士,多少驚心動魄慘烈的戰爭, 並瀰漫著濃厚的哀傷氣氛。唐 王昌齡  <塞下曲·其二>  飲馬渡秋水,水寒風似刀。平沙日未沒,黯黯見臨洮。昔日長城戰,咸言意氣高。黃塵足今古,白骨亂蓬蒿。」塞外晚秋時分,平沙日落荒涼的長城,  戰士們經歷戰爭的悲慘殘酷,如今這裏依舊是黃沙滾滾,與古代沒有甚麼不同。戰場上那些為國犧牲戰士們的枯骨成丘,淒涼地散亂在野草之間, 令人触目驚心。這種對世事爭戰無奈的慨嘆,非戰思想的表達, 正是詩人想要傳遞給我們的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nc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