▼最近釣魚台風雲詭譎, 弩張劍拔, 戰事一觸即發。 國際一向肉弱強食, 戰爭打的是實力, 此時感受到國力強大的重要性。 接續砲台系列, 繼續體驗基隆砲台雄風。
▼探訪白米甕砲台, 要爬一小段山路,經過太白社區,巷道既陡又窄,路面不寬只容單向通行,會車不易, 最好避開假日上山,否則可能會面臨進退維谷的窘境。
▼砲側庫 - 除了作為砲兵臨時待命場所外, 也兼作砲台附屬砲側彈藥庫使用, 入口內的擋牆可防護外部砲彈攻擊的影響, 庫內有傳聲管以連繫上方砲座區。 而彈庫上部砲座與砲座間高起的土丘稱做隔堆, 除了做為砲兵的側向防護外, 並提供良好的隔彈效果, 以保護下方的砲側庫。
▼白米甕砲台初期設置時配備有四座臨海的安式八吋加農砲座為主軸, 前方胸牆下方各有六個內凹的戰時即用儲彈所, 砲座下方則配置拱形彈藥庫, 可由斜坡道運送彈藥。
▼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左翼, 地勢高聳, 視野瞭闊, 可俯瞰基隆港外全景。歷年來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位置, 其最早歷史可追溯至西荷時期的舊荷蘭城遺址的傳說, 因此又有「荷蘭城砲台」之稱, 其後中英、中法二次戰爭期間清軍對此砲台多有投注建設。
▼由於中視2008年播出的電視劇《光陰的故事》, 故事內容為本省人、外省人族群融合與眷村文化為背景所拍攝的連續劇。主要場景選擇在白米甕砲台拍攝, 讓此景點一夕爆紅。
▼「石破天驚,古砲今響」白米甕砲台被選為市定的三級古蹟。
▼白米甕砲台區域內設有砲座區, 彈藥庫, 指揮所, 觀測所, 機槍陣地, 營兵舍, 廁所及衛守監所等設施。
▼自清代以來,享有「米甕晚霞」的美譽,為基隆勝景之一。因為砲台正對著西方,碧草如茵,圍欄之外, 碧海藍天、海天一線, 一望無際。所以向來是欣賞夕陽的佳處。
▼今日所見砲台的設施, 則是日本明治時期, 日軍為因應日俄戰爭整備需求, 重新整修改成的堡壘, 為基隆要塞砲台之一。
▼砲座區 - 白米甕砲台四個半圓形砲座原配有安式八吋加農砲, 屬於海岸平社砲射擊使用, 以攻擊軍艦側舷為主, 砲身口徑203.5mm, 全長達5.65mm, 最遠射程達8.8Km, 加農砲砲身的伸長具有提高命中率, 和增加射程的優點。 加農砲砲身置於中央圓心砲床基座上, 外側圓環凹溝則是滾輪轉動的軌道位置, 用來改變砲口的射擊方向。
▼砲台旁側有三根漆有紅白紅高聳直立的大煙囪, 高度204公尺 用來提高擴散效果, 讓煙往高空排放。基隆地標之一的協和火力發電廠。
▼協和電廠廠區佔地寬廣, 背山面海, 部分廠地是築堤填海所建, 廠內4部機組以重油為燃料,發電容量達200萬千瓦。
▼這是協和電廠的冷卻水出水口。而進水口就在外木山漁港的進出口,報紙曾報導過, 大量進水時會產生明顯的漩渦,影響漁港潮流,對漁船進出安全造成威脅。
▼由此階梯路可到山頂高處之砲兵觀測所。觀測所採安山岩砌築位於砲座右側山頂高點, 為觀測敵艦位置和彈著點的重要監看設施。
▼從上向下俯瞰,宛如四個大圈圈排在山丘, 砲盤區呈半圓形,直徑約15公尺 。
▼指揮所 – 是砲台指揮及聯絡通信的指揮中樞, 兼作觀測所。從內巷外觀看, 一覽無遺!
▼下方三個混凝土基柱, 為架設觀測之方向盤用。
▼很多人看不出來這是什麼設施, 依我看是機槍陣地, 三根石柱是擺放機槍固定架, 高度剛好讓射擊手站立操作射擊, 前又有土堆圍護保障射擊手人身安全。
◎時序已入「秋分」, 這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。 「秋分瞑日對分」, 秋分這天是日夜等長,過了這一天,白天就會越來越短,夜晚會慢慢加長,天氣也開始慢慢變涼了。三國魏 曹丕 《燕歌行》 「秋風蕭瑟天氣涼,草木搖落露爲霜」。 唐 王昌齡 《長信秋詞五首》 「金井梧桐秋葉黄,珠簾不卷夜來霜」。南朝齊 蕭愨 《秋思》 「芙蓉露下落,楊柳月中疏」。 皆無不預告秋節時分、 天涼露水重, 請好朋友大家保重身體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