▼上午小金門遊賞回來後, 在水頭碼頭下了船, 一行人開車沿西海路走, 經過建功嶼時發現此時海汐已退潮, 每次回金門經過建功嶼時都是海汐滿潮, 因為孤懸海上的建功嶼,只有在乾潮時刻,才能靠照片上唯一的石板道登島。這些眾女子福星高照運氣真好, 竟能初次就一親芳澤, 登島成功。
▼這座小島真的很小,面積大約只有500平方公尺 ,從清代開始便有人居住於此,但據說當時住在島上的都是一些任其自生自滅的痲瘋病患,因而從前它被稱做「痲瘋島」。後來國軍改名為「建功嶼」, 其寓意就是希望此島能建立彪炳戰功吧。
▼島上岩石遍佈、國軍就是利用天然岩石建構防禦碉堡。金門縣政府為增進建功嶼的觀光資源, 前年在建功嶼旁塑立了巨型鄭成功石雕像, 高大巍峨、法相莊嚴的鄭成功似取代以前的國軍部隊, 扼守浯江溪口,並監控來自烈嶼航道與對岸廈門的海上活動。
▼操了一個早上, 正值中午時分, 大家肚子也飢腸轆轆。 應該來一場美食饗宴, 顧一下自己的腹肚。 開車走環島北路到高坑吃牛肉全餐。現在透過照片出幾道菜給大家垂涎三尺、聞香一下。是不是道道皆秀色可餐。
▼眾人對此行的美食給予最大的寄望應該是這餐, 價格合理, 用餐中看到大家食指大動、大快朵頤、口齒留香、回味無窮。大家吃得滿意最好, 也顯示出我帶團的成功。真感欣慰!
▼牛肉餐吃到捧腹出來, 為了消耗攝取的高熱量, 決定帶大家縱走浯洲第一高峰:太武山。 大夥也拿出GARMIN肉腳社的精神, 因為攀登太武山有三條步道, 我們挑走路途最長的屏東文康中心登山步道。逆向走玉章路, 入口處有阿兵哥站哨, 此路非常陡峻, 眾女子發現路旁長滿野生桑椹, 深紫色的桑果, 嚐起來很甜味道不錯, 竟競相採食。
▼蒼松翠柏的林木中, 有一顆巨大勒石:「人定勝天」。 應用以勉勵駐防官兵 : 事在人為人定勝天。
▼高風亮節勒石位於太武山玉章路往屏東方向的石壁上, 取意為人要品格高尚,氣節堅貞。用以表彰其清高風範和絕對服從之軍人本色。
▼金雞獨立的頑石點頭勒石、取意為感化之深,致使頑固無知之人也十分心服。看她們氣質高雅, 吐氣如蘭, 蘭質蕙心, 心性聰明, 人人皆具慧根。
▼總統訓示 : 精誠團結 同仇敵愾 刻苦耐勞 冒險犯難。
▼即使未到過金門的人士, 也知道丹紅色的毋忘在莒石刻已成金門地標, 是金門知名景點之一, 此為旨在提醒前線軍民,毋忘在莒大陸之恥,鼓勵效法田單反攻復國精神。
▼走到海印寺, 海拔較高海霧更濃天氣更差, 眾人在霧裡「毋忘在莒」留下鏡頭, 留下青春印記, 作日後美麗的回憶。
▼海印寺旁有大型佛字石刻,到了佛門勝地, 我也雙手合十, 誠心接受佛的洗禮。
▼觀日岩懸崖走道是近年新闢的新景點, 開鑿在面對萬丈深淵的具大懸崖上, 行走岩壁時感受到氣勢磅礡, 讓人有一手可以提起地球的龐大胸襟。不過當時山風很大, 霧氣很濃。
▼因應軍事需要,村中各處曾挖掘坑道,瓊林戰鬥坑道長約790公尺 ,共有12處出口,可連結各地的防空洞、機槍堡,並有地下指揮所,以達到「保存戰力於地下,發揚火力於地上」的功能,故有「戰鬥村」之稱。坑道僅容納一人行走, 大約走10分鐘可出洞口。
▼村口立有一風獅爺之像,藉以鎮壓驅邪,保護村民。
▼出來後空氣新鮮, 大家一字排開, 走了一整天的行程, 談天說地稍作休息。
▼瓊林聚落, 村莊房舍屬閩南風格建築, 韻致動人, 其懷舊風格古典風華。飛檐翹角、馬背燕尾, 愈看愈美相當耐看, 值得細細品味。
▼回家吃晚餐, 順便買個蛋糕幫岳母大人作生日, 大家很開心唱著生日快樂歌, 期祝我岳母大人: 萱堂日永、金萱不老。
●最後在這理分享一則有趣的故事 清 乾隆時才子紀曉嵐流傳一首非常幽默有趣的祝壽詩:
「老娘八十不是人, 天上聖母下凡塵; 四個兒子都做賊, 偷了仙桃孝母親。」
話說紀曉嵐是清代很出名的官,他不但文章寫得很好, 個性幽默, 平時也很喜歡開玩笑,說話來總是令人覺得很風趣。
有一家出了四個兒子,全都是當大官的。一天,這家老太太逢八十大壽慶,紀曉嵐也趕赴去拜壽了。
他就跟那家主子說:「今日我要送老太太四句話,我們就在壽堂裡寫吧!」。 主人說:「多謝多謝!」,當下在桌子上就擺了一大塊紅綢子。
紀曉嵐提起筆就寫,第一句寫的是:「老娘八十不是人」,這時候所有的眾親友,大家看了都目瞪口呆表情相當吃驚。
第二句寫的是:「天上聖母下凡塵」,大家一見,都說:「真好真好!」。
第三句寫的是:「四個兒子都做賊」,他放下筆,看了看四周,看到那四個兄弟臉都白了。
他笑了笑,不疾不徐提筆又繼續寫第四句:「偷了仙桃孝母親」,在場眾人連連鼓掌叫好。